过去几年间,伴随着中东市场的逐步开发,越来越多的纺织人把生意重心向这个人口稠密,需求巨大的市场延申。
但另一方面,中东又是众所周知的“火药桶“,多年来地缘冲突频发,对正常的贸易产生巨大困扰。而近期,伊朗就遭遇了类似的情况。
当地时间3月19日,美国媒体披露一则重磅消息:特朗普在致伊朗领袖哈梅内伊的亲笔信中,设定了两个月的最后期限,要求伊朗就新的核协议展开谈判,并威胁“如果外交失败,美国将采取其他手段”。
早在两周前的3月6日,特朗普称已致信哈梅内伊,12日伊朗方面确认已收到该信。这封被美方形容为“措辞强硬”的外交信函,表面上是重启伊核谈判的“橄榄枝”,实则暗藏阴谋。
从披露的内容中,世人看到的不仅是美伊博弈的升级,更是特朗普延续“极限施压”策略的霸权本质——以“谈判”为诱饵,以军事威胁为大棒,试图将伊朗逼入“要么屈服、要么毁灭”的绝境。而美国对伊朗的步步紧逼,同样也对纺织外贸出口造成极大的风险。
2024年,我国出口伊朗的纺织服装及鞋帽伞发品,以化纤品为主,出口金额43亿元,但这并非是全部,在出口伊朗的纺织品中,还有很大一部分是走迪拜等中转站的渠道进行交易。
近期,就有不少与伊朗存在贸易往来的纺织人发出了风险预警,近期与伊朗做生意的纺织企业必须要重视起相关风险。
声明:本文的内容整理自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;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,联系删除。